第八章:龙吟声-《我的女友是苍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陆浩然笑道:“薇薇,你可知道这塔有多少层呀?”

    唐薇薇嫣然一笑道:“呵呵,这你还能考得到我呀,这塔就在面前,我随便一数就能数得清楚,你等我啊,一,二,三……”

    陆浩然笑道:“呵呵,不用数了,我告诉你,这塔一共有十三层,是一座8角13层空心厚壁楼阁式砖塔。著名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和柴福善编著《中华名塔大观》中,清康熙灵州镇河塔,是收入书中的244座中华名塔之一。书中未发现有第二座镇河塔。网上搜索沿黄城市也没有第二个镇河塔,因此今灵州镇河塔是沿黄城市唯一镇河塔。清康熙灵州镇河塔,属于一座风水塔。另一位著名古建筑学家张驭寰《中国风水塔》一书,把灵州镇河塔列入为全国唯一的一座沿黄河城市以“镇河“命名的风水塔--镇河塔。”

    唐薇薇说:“刚才不是说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儿子,来建的塔吗?怎么又变成清康熙年间的镇河塔了?”

    陆浩然笑道:“呵呵,你看看这边,你看看塔身上写着的,就是说当年明朝的时候建的塔,结果呢,历史上又经过地震毁了塔,在康熙年间又重新讲了哈,所以说这座塔已经不是明朝时候的了,但是却是在明朝时候的地基上重建的……”

    唐薇薇说:“哦原来是这样,以为黄河边上真和他多的是黄河边不是最洪水泛滥吗?没想到就只有我们灵州才有这个他,这有点神奇哦……”

    灵州城自古以来屡遭黄河水患,从明洪武十七年(公元1384年)至景泰三年(公元1452年)的68年间,灵州城便因水患而三移其址。据康熙年间《重建镇河塔碑记》记载:灵州城犹如漂泊在河中的一艘船,塔之修建,如同在河边埋下一根系船的木桩,只要把船系在这根木桩上,城就再也不会被洪水冲走。虽然这是古人对社会安定的美好向往,却也印证了2000多年来,灵州城频遭水患的血泪历史。

    镇河塔始建于康熙七年(公元1668年),康熙三十七年(公元1698年)塔、寺同时竣工。康熙四十八年(公元1709年)灵州发生地震,塔身被震裂。康熙五十七年(公元1718年)再次发生特大地震,镇河塔连同寺庙塌为一片废墟。康熙五十八年(公元1719年)原地重建,因连年自然灾害,粮食歉收,财力艰难,三年间塔身仅建起三层便中道而止。经过10年筹备,雍正七年(公元1729年)三次开工再建,直至乾隆四年(公元1739年),历时20年终于建成今日镇河塔。光绪二十二年(公元1896年),地方绅士许相等人提出“无下殿不足壮观”,建议修下殿。经多方募化,两年后又在上殿对面依次建成中殿、下殿。1935年后,又在塔身周围分别建起一座八卦亭。当时寺院占地30亩,围墙高两丈,墙外有一丈多宽的护寺河,河两岸种植树木。

    唐薇薇默默念着塔身铭文,古逸少也看着这些历史记载。

    古逸少说:“那这塔自建好以后再没有洪水了吗?”

    陆浩然说:“那也奇怪,就说是这个她是两个姐妹,有化作的塔吧,我们灵州一带,自从仙女姐姐化作塔之后,还真是没有再发生过洪水灾难。”

    几个人穿过塔身底部一座巨大睡佛,和环绕睡佛的十八罗汉,进入通往塔上的楼梯,走到塔尖上,唐薇薇笑着,非要站在窗口里,摸摸塔外的风铃。
    第(2/3)页